9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91看书网 > 识宝 > 第二十三章 悲词双璧

第二十三章 悲词双璧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007小说网 www.007xsw.info,最快更新识宝最新章节!

“老三,你**爆了,什么时候会这一手的,你教教兄弟呗。”看着被保安拖出去的郑爽和冯老师,苏乐毫无同情心的嬉笑着。

“你找我老师不更直接吗。”刘胜知道苏乐这货根本没有那个学习鉴赏的性子,反问道。

“那还是算了吧。”苏乐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,找孔老夫子还不如杀了他来得更痛快些。

“这是,这是苏轼的端砚。”留下来的赵老师忽然惊呼起来,看着刘胜放在展览台上的那方砚台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。

&nb..收藏在中国博物馆的百一砚,从没有第三方砚台传承下来。

“什么苏轼,苏轼是谁。”有人立刻懵懂地问道。

“笨蛋,苏轼就是苏东坡,你昨天还吃东坡肉来着。”身边的同伴立刻以一副鄙夷的神色看着他,不自觉得和他拉开了距离。

“赵老师,你说这是苏轼的砚台,不对吧。”马天佐虽然是一个公子哥,但财大气粗的他平时没少收集一些古玩,养着许多的专家,对于古玩上的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。

这方砚台是平平无奇的长方形,没有过多的斧凿痕迹,只是边缘地带被人磨成了砚盘,作为研墨之用,周身斑斑点点的石眼,仿佛苍穹中闪烁的繁星,与古代的相师的星云图相近,通体是鱼脑冻与蕉叶白两种相互交缠,在边缘处却刻着一行题诗——人生若只如初见。

“马公子认为这是赝品吗?”赵老师反问道,用手轻轻地推了推眼镜,一身的儒雅之气若隐若现。

“难道不是吗,这句诗是纳兰性德写的吧。”马天佐指着边缘处的题诗自信满满地说道,仿佛自己已经找到铁证。

纳兰性德,字容若,原名成德,满族正黄旗人,号楞伽山人,家世显赫,清康熙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。清初著名的词人,生性淡泊,有浮云之志,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,而石砚上的的题诗正是他悼念亡妻写下的《木兰花令》中的诗句。

“不过是一首题诗而已,有什么大惊小怪的,难道不能后加上吗。”赵老师摇着头,并不同意马天佐的说法。

“可是···”马天佐皱着眉头,有些迟疑不知道怎么反驳赵老师。

在他的印象中,古代的文人墨客甚爱古砚,如果得到一方必定视如珍宝,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损坏,哪还会在上面题诗。只是赵老师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,谁又规定后世人不能在古砚上题诗。

“马公子,我说的可是有一定根据的,这方砚台可是在明朝的内府档案上有记载的,传承有序的东西,曾经是康熙皇帝赐给纳兰性德的,只是在他去世的时候又收回去了,睹物思情。只是在八国联军进了京城,在战乱中从清宫内藏中遗失,没想到经历上百年的风雨,今天在这里现世了。”赵老师感慨的回忆道。

“不对吧,在皇家御赐之物上题诗乃是大不敬之罪,弄不好要株连九族的,纳兰性德不怕吗?”马天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。

“呵呵,当时纳兰性德在石砚上题诗,还曾受到康熙皇帝的表彰,说纳兰性德乃是重情之人,悲词双璧不若于此。”赵老师解释道。“只是事情很隐秘,知道的人很少,而我的祖父就是知情人之一。”

“悲词双璧?”马天佐立刻循着石砚的边边沿沿寻找起来,似乎想发现另一句题诗。

“马公子你不必找了,虽然题诗在石砚之上,但不显于形,你怎么会看到呢,如果在上面倒上一杯清水你就会看到一幅图画,在图画之上便是苏轼的题诗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